國際海運是國際貿易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集裝箱則成為貨物海運的主流方式。在國際海運過程中,出現甩柜現象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
甩柜指的是船舶滿載了,無法將原定航次收取的全部集裝箱進行運輸,因此將部分集裝箱“甩”在碼頭,等待下一航次或下幾個航次的船來裝載。這種現象等同于“甩箱”。
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甩柜現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為了提高滿載率而設計的。通常情況下,船司都會多放艙位來保證船舶滿載,最大化利用運力,但托運人有時會因生產計劃趕不上原定做柜計劃、報關被查驗、運輸途中出現事故等原因導致原定艙位取消,船司多放艙位是很常見的做法。
國際海運旺季通常是在節假日期間,例如感恩節、圣誕節和中國傳統的春節等,這些時期是貨主出貨的高峰期。貨主想趕交貨期會加班加點生產,而船司運力有限,不能把所有貨物一起運輸,因此甩柜現象會發生。
此外,在我國小長假之前也是出貨的一個小高峰,例如元旦、清明、中秋、五一、十一等節假日之前,貨主為了在工人放假之前將計劃的貨物完成,也會在假期前安排出貨。相對地,節假日之后出貨量便會下降,那么船司為了保證滿載率,就會選擇將一些貨甩到假期后的那一航次的船上。
當預計的貨物不足時,船司可能會選擇停航來縮減成本。其中,被甩的貨柜通常有以下情況:
1. 關系一般或者船司認為該客戶優先級不高的貨柜
2. 超過船舶能承受重量的超重柜
3. 為了盡可能多裝下一航次的貨物,把此航次的貨甩到下一航次或是航程較長的船上。
需要注意的是,甩柜與以下情況不同:
1. 報關未放行,趕不上船舶的截重柜時間。
2. 客戶主動要求轉船。
3. 船晚到了,無法按原定日期抵港裝卸。
雖然甩柜會對貨主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對于船司來說,這是為了提高售價和運力利用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您亦可以關注勝和,
了解國際貨運第一手
最新行業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