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物流信息平臺能夠將信息不對稱、不透明、不暢通等問題良好解決,其能實現更深層次、更廣范圍的信息共享與交換,更優配置航空物流資源,促使國內航空物流效率的提升。故此,現代航空物流要想實現長遠發展,積極構建信息平臺是必由之路?;趪鈨炐愫娇瘴锪鞴拘畔⒒ㄔO方面的優秀經驗,以及我國電子客票和客運發展的順利實施經驗,以及對國內航空物流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問題的分析,我國航空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及完善,要穩步推進。
航空物流涉及的部門及環節較多,包含貨運代理、航空公司、物流企業及政府等,有著眾多的企業與復雜流程,這些都加大了航空物流業的運轉、管理難度。如今,供應鏈上各企業均以本單位的利益為中心,各自為營,大大增加了運輸成本。同時,各企業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統,而且即便是同一航空公司內部貨運系統也和管理信息系統或其他業務分離,導致一個個信息孤島的出現。許多公司還相繼從國外購買了簽派系統、運控管理系統、航班管理系統、收益管理系統等,但基本都是購買某個自身缺少的單一模塊。
上述系統內,部分業務之間的信息流程與業務鏈數據可以直接連接,有的需間接連接,有的不能連接,要人工、軟件或設備再次連接。如此一來,這些系統網絡只能在本公司或本地局域網內連接與使用,無法實現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換,進而也就無法取得最大化的信息化效應。
我國各航空公司(海航、南航、國航、東航等)和各大機場,都擁有或開發屬于自身的貨運信息系統。但因為各公司的市場與業務流程重點不同,貨運生產業務都各具特點,所以也難統一信息系統的功能與流程,不同數據庫之間難以進行信息共享。并且,各公司都嚴格保護自身的業務數據,缺少必要的資源共享與信息交換,進而導致航空公司、代理人和機場貨站信息不連通,多次重復錄入數據,無法及時有效使用信息。
此外,航空公司若要與各方交換數據,需要向物流園區、檢疫、檢驗、各地海關口岸及海關總署等提供運輸倉單信息,也希望獲得物流園區的分撥信息、海關的放行信息等,而每處都有不同的數據格式,存在重復建設、重復投入及勞動的問題。
國際國內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便是標準化問題。氮氣行業內系統建設各取所需,還未建立與中國特點相符的統一信息技術標準與業務標準。各系統的物流信息交換標準也不統一,如接口、數據、流程等,如此則可能導致各企業以及企業內部出現信息交換斷層,如此不僅可能浪費信息技術投入的資源,還會給整個航空物流產業的發展形成影響。采用哪種技術或標準,是促使航空物流不同系統數據信息整合及交流的重要問題,當前國際上應用較多的Cargo-IMP,成本較高,且難以支持中文報文。所以,亟須政府部門牽頭出臺統一數據交換的信息化標準與規范航空物流流程。
有研究指出,未來航空業將發展為一個集機械機務、地面服務、航空營銷、票務銷售、物流流程簽派、機場物流等于一體的多元復式行業。故此,未來行業將需求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質復合型物流人才。
然而,由于相較于發達國家,國內高校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起步較晚,這就造成國內航空物流領域始終有著較大的人才缺口。同時,學校所授知識多為一般貨運物流知識,較少涉及專業領域,較少有機會外出實踐,這些都將影響到物流市場的人才供應。
現代航空物流信息管理中的難題之一,便是怎樣讓物流與信息流同步。而物聯網技術便是把全部物品,通過智能嵌入技術、傳感器及RFID等,有效連接互聯網,將物理世界與信息世界真正整合在一起。依托計算機集群的強大功能,動態管理物、人、機。在物聯網技術的作用下,能提高物流作業的可視化程度,提升各環節的效率;實現半自動、自動化的物流作業方式;基于實時路況信息,優化物流路徑,完成動態全程追蹤;使企業供應鏈協同管理能力更強;實現區域和室內定位;將追蹤對象延伸到裝具,乃至直接物流對象;集裝箱全作業環節的自動識別;提高未來供應鏈上信息的透明度等。
自動化物流作業,是依托系列智能處理技術,完成海量感知數據和信息的高效處理,進而讓物流信息系統能順利自主驅動相關設備,轉變以往對人的過度依賴。物聯網所具備的信息傳輸與智能處理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則是支撐物流作業轉為半自動化、自動化所需的關鍵技術。因此,應用物聯網技術,能使物流作業自動化程度得以一定提升,促使物流作業更多為半自動化、自動化作業。更為關鍵的是,將RFID物聯網技術引入航空物流領域,能夠帶給管理巨大優勢,能夠透明管理物流過程,有助于整個航空物流的開放性整合。
首先,圍繞信息互通互聯、實時追蹤貨物的目標,竭力實現貨物信息共享及跟蹤。其次,重視網上訂艙、電子報關及電子支付,推動電子交易的實現。最后,形成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合一,借助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建成航空物流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在推廣電子貨運上,國內航空公司已然提出了具體要求,為了能夠整體提升國內航空貨運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務航空物業行業的發展,應盡快完成第三方的、中性的一個航空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進而能對國內從事航空物流的各家企業形成輻射影響,實現國內航空物流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航空物流信息化服務平臺的搭建,既能便利客戶,也能幫助各大航空公司及時更新自身的航班信息,以及剩余運載容量,促使彼此間良好共享信息。并且,通過在平臺終端注冊,客戶能方便填寫收發貨時間、貨物具體信息,支付和提交訂單,平臺系統能自動生成訂單,然后在后臺自動展開訂單處理,合單、分單等,并結合航班艙位等信息智能配載貨物,盡可能實現飛機腹倉滿載。真正做到客戶受益,各大航空公司盈利。
受航空物流全球化的影響,更多航空物流從業人員者開始意識到,唯有率先運用新的信息交流與采集手段,才可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實現自身運作效率的持續提升。
當前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國外航空運輸公司成果斐然,也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如貨運門戶網站服務平臺。其由美聯航、加拿大航、奧地利航,在美國優利公司的幫助下,聯合創辦的航空貨運電子商務平臺(CPS),網絡連接了上百個國家及超400個城市。又或是由新加坡貨運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航貨運部、香港國泰航貨運部及日本航空貨運公司組建的,亞洲首個貨運電子商務平臺功能強大,如電子付款、艙位供應查詢、貨物追蹤、艙位預定、航空貨運流程“一站式管理”、全天候貨運監控、電子貨單、電子分單、電子清關、電子發票及電子報關等功能,主要對中國香港、澳大利亞、日本及新加坡提供服務。
近年來在物流行業內基于RFID等物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如火如荼,在提升物流公司管理及服務水平方面,這些技術發揮了顯著作用。有研究認為,實際當前人們并未完全認識及挖掘這些新技術內涵的能量。所以,在物聯網新技術應用上,國內航空物流業與國外處在相同起跑線,著手信息獲取、采集、存儲、檢索、共享、交換、傳輸及加工功能齊全,安全、同一、中性、方便的航空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已然成為各國推動航空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
落實人才培養是推動航空物流發展,也是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對此,國內各大高??赏ㄟ^積極合作各大航空物流公司的方式,通過兩者合力完成航空物流人才的培養,同時雙方各司其職,高校在教授一般貨運物流知識的時候,也要傳授更多的專業領域知識,然后將建成完善知識體系的學生,輸送到具有合作關系的航空物流企業展開實習。而航空物流公司,則負責給高校學生傳授本專業實踐技能,并且為了使學生能夠靈活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應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促使其綜合素質的提升,進而使當前航空物流復合型人才匱乏的情況得到緩解,助力信息化建設。
專業人才是振興行業的必要力量。隨著航空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對人才的要求及需求都進一步增加。既要其掌握專業的物流知識,也要能熟悉稅務、工商、海關等航空物流各個環節知識,熟練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
您亦可以關注勝和,
了解國際貨運第一手
最新行業動態。